提到诸吕之乱时,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核心事实:这场事件本质上是一次针对吕氏家族的夺权行动。最终,陈平、周勃与他们的盟友,齐王刘襄的三兄弟,凭借巧妙的策略,成功平定了叛乱。他们最终被视为有功之臣,然而,只有后来的代王刘恒才深刻意识到,这些所谓的“功臣”不仅掌控了权力,还将孝惠帝刘盈的血脉彻底铲除,以至于刘恒一度怀疑周勃和陈平的意图,认为他们可能会将他引诱到京城,趁机除掉他。这足以看出,在刘恒的眼里,陈平和周勃不仅仅是功臣,而是手上沾满鲜血的权臣。吕氏家族不过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,他们的失败正源于防备不足,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,最终让陈平和周勃找到了空隙,趁机发动了夺权行动。
吕雉去世后,吕氏家族的实际掌权者是吕禄和吕产。然而,这两人远不如吕雉那般有能力,他们不过是些无所作为的庸碌之辈。吕雉临终时曾告诫两位继承者:“大臣们对吕氏家族积怨已久,若我一旦去世,他们必定会有所动作。你们若想平安渡过这一时期,必须紧紧把控宫门,掌握兵权。”但吕禄和吕产显然未能听从这个忠告。吕雉的妹妹吕媭,作为唯一仍记得姐姐话的人,看到局势的危机,愤怒地骂道:“你们这两个废物,吕氏家族以后灭族是注定的了!”吕媭的丈夫樊哙,是刘邦的亲信,更曾任丞相,他早已看出吕氏家族的危机。在他临终时,他特别叮嘱吕盨:“当太后和我都不在时,大臣们必定有所动作,你务必要小心,切不可轻易将兵权交给他人,这样才能保住吕氏家族的根基。”尽管吕盨听从了这个忠告,但吕禄和吕产的软弱表现,让吕媭也无可奈何。吕雉去世后,吕氏家族没有一位像样的掌权者。在这种情况下,陈平、周勃若不行动,那岂不是错失了天赐良机?与此同时,齐王刘襄的三兄弟也看到了机会,刘襄决定让弟弟刘章和刘兴居在京城做内应。吕雉去世后不久,刘襄就除去了齐国的国相,掌控了齐国的兵权。此后,他与陈平、周勃开始合作,由刘襄提供外援,陈平和周勃为内应,联手发动了针对吕氏家族的夺权行动。
展开剩余68%陈平与周勃,虽然表面上看似互不合作,实际上却是铁杆盟友。两人表面上的争执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作出的伪装,类似于当年萧何与曹参的矛盾,实则只是表演给吕雉看。萧何临终时将相位托付给曹参,这一点便能说明一切。陈平与周勃的“不和”,不过是为了自保,他们照着前人的做法,成功稳住了自己的地位。
在这个过程中,陆贾的角色不可忽视。陆贾以机智著称,他一开始便找到了陈平,并不经通报就直接进入了陈平的后堂。当时陈平正在沉思,完全没注意到陆贾的到来。陆贾笑着打趣:“丞相如此出神,连我来了都没察觉?”陈平笑了笑问道:“你猜我在想什么?”陆贾立即说道:“丞相大人已经达到了极致的富贵,应该没有什么欲望了。但是,面对那些无能的吕氏家族成员,心中难免有些不甘。只是不想亲自动手,以免留下骂名吧。”陈平点头赞同,“你说得对,但怎么办呢?吕氏毕竟没有犯错,且有天子撑腰。”陆贾却冷笑道:“那个小皇帝不过是个摆设,根本不足以威胁我们。吕氏的那些人,能耐有限。问题是,这事不能让丞相您亲自出手,若有人替您动手,责任可以推给他,您就能站在不败之地。”陈平欣然同意,“你的主意真不错,快告诉我怎么做。”陆贾一脸自信地说:“丞相英明,哪里需要我多言?”
不久,周勃也来找陈平,讨论事宜。陈平告诫周勃:“现在吕氏家族的这些人都无能,吕禄掌握兵权,而你作为太尉,不过是个摆设。真正的关键在于掌握兵权,除掉吕禄和吕产,才能解决大局。”周勃点头赞同,“你说的对,但吕禄可不是傻瓜,我们该如何让他交出兵权?”陈平眼中闪过一丝冷光:“吕禄与郦寄关系密切,我们只需要控制郦寄的父亲郦商,就能让吕禄乖乖交出兵权。”于是,周勃立即行动,绑架了郦商,并让陈平亲自写信给郦寄。由于郦禄十分信任郦寄,最终他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交出了北军的兵权。周勃也提前拿到了兵符,成功将北军掌控在手中。
接下来的步骤是除掉吕禄和吕产,周勃虽然年事已高,认为自己不是对手,便决定将任务交给刘章。“太尉不必出手,只需给我两百名精锐,我一定能为您拿下吕禄和吕产。”刘章的自信令周勃大为称赞:“朱虚侯果然少年英杰!”刘章不仅杀死了吕禄和吕产,连妻子和儿子也未能幸免。而刘兴居与太仆夏侯婴合力进入后宫,将刘盈的儿子汉少帝和其他几位王子从皇宫带出,并在刘恒继位前一晚,全部加以诛杀。
因此,所谓的“诸吕之乱”,不过是一场吕氏家族和孝惠帝刘盈血脉的权力斗争罢了。成功的一方被称为立下赫赫功勋的安汉兴刘,而失败者则被视为祸国殃民的奸佞之臣。说到底,这根本不是关于对错的问题,而是不同势力为了掌握权力进行的残酷斗争。
历史,终究是属于胜者的一面之词。
发布于:天津市贝格富配资-配资平台哪家正规-股票配资程序-安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